有求于你的朋友在得到帮助后,会说上一句“改天请你吃饭”,然后,两年内你都没有遇到这个“改天”。
连续加班半个月搞定项目后,老板赞赏的拍着你的肩膀“后面会给你涨工资的”,然后,直到离职你也不知道“后面”是有多后?
追了许久的姑娘一直憋着不放口,“再等等吧”,然后,这一等她就成了别人的老婆。
改天吧再等等里蕴含的社交陷阱,一不小心就踏进去了。改天是哪天?再等等是等多久?虚情假意怎么才能分得清,让人在感叹汉语博大精深之余,也为自己的太傻太天真深深的自责。其实,不怪你,当事人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那时是在“随口说说”。或许不该小题大做,但我还是联想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说到做不到”。
究其根本,为什么有人,或者说大部分人都存在一点“说到做不到”的行为倾向?
有人说是因为社会浮躁,钱权交易下,原本做不到的事也会变得能做到,所以人们开始不重视承诺;有人说是因为惰性太强,明知道我答应了要去做这件事,却还是因为主观懒惰而选择性遗忘;也有人说是因为“说到做不到”的这件事本身让当事人承担的后果太小,甚至是毫无代价或好处的一件事。我个人更倾向于与第三种说法,因为可预知的结果让人觉得,即便我做不到这件事,对于自身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影响。比如,我答应改天请你吃饭,即便不吃,我也没有什么损失,还可以省下这笔钱。
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危机,可大可小,即这顿饭不请是可以的,但下一次即便你请十顿饭,还能不能办成类似的事?举一反三,如果老板失信于员工,会不会让员工的士气大减,能力相应的“被”打折,毕竟有才华的人骨子里都是骄傲的,如果他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尤其是薪资方面的直观呈现,他会不会选择换一个赏识自己并且懂得遵守信用的人做老板?年轻貌美的姑娘选择吊着男人的胃口,说了等等,但在等的这个过程,心里所有的徘徊犹豫都在驳斥着“等等”这件事,其实她等的只是另一个条件更好的人,如果这个人被她等到了,那么恭喜,她必将进入下一个“等等”之中,年华易逝,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道理不是血淋淋的例子?
如果有人觉得我有些夸大其词,那么我们不妨接着聊下去。
为了弄清楚大多数“说到却做不到”的人是何种心理,我做了一个调查“那些说好改天请的饭,你都请了吗?”,得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回复。
A:都请了,我答应了就一定会去做。(这个耿直的回答来自于我的同事,鉴于对他的了解,我保证,这是真的)
B:大半都忘掉了吧,甚至我都不记得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种话......
C:想请但是又没有什么好时机,于是就搁置了。
在被调查的样本中,A的回答还是占大多数的,无论是否真实答案,这个回答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数人内心倾向于认为说到就要做到的。而持B和C两种回答的人虽然一个是倾向于主观原因“忘了”,另一个是客观原因“时机不对”,但是他们都“说到却做不到”。
我们先分析主观原因,如果是约定,那为什么会忘?一种可能是这个约定本就是违心或者根本不是出自本心的真诚邀请,也就是指“客套”,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不这么客套一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对话都会无法进行下去。比如在婚礼现场一定要祝别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一样,这是套路。另外一种可能则是,这个约定虽然出自本心,但是如果不履行对自己没有恶性结果,履行对自己也没良性报酬,所以它不重要,自然也就忘了。举个例子,第一次到岳父家拜访,你会忘么?如果忘了,老婆未必就是你的了。
再看客观原因“时机不对”。什么样的时机算对呢?天气晴朗,无风,两人碰巧在街上遇到,相谈甚欢,偶然想起曾经还有一个约定,要一起吃饭,所以到了一家餐馆,碰巧人也不多,这算是时机对了?荒谬,张爱玲说过“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对爱情的时机才是这样的要求,不过就是一顿饭的时机,哪里有这样的高要求?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在朋友圈里留言都能促成一顿饭约,时机原本不难找,所以倾向于这个观点的人也可以归结为主观上的不情愿。
综合两种原因,我可以负责任的建议那些被人欠下“改天饭”的小伙伴,拉黑他吧;以及被老板诓骗多次也未能加薪的好员工,辞掉他吧;还有等了女神许久也没有得到回复的男人,回头吧,好姑娘就在你身后!因为,在轻易许下“说到却做不到”的承诺的人心里,你的位置也不是那么重要,甚至说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不信,就从自身出发,思考看看,你会放弃与自己珍视的人的约会吗?
改天吧,等等吧,只是选了一种对自己比较有利的说法,最不靠谱的谎言,无需负责,你可今天兑现,也可是以后的哪一天。而对于被许诺者,千万别当真,有也好没有也好,心中坦然,他既然没有实现诺言,以后就少了来往的必要,也算认清了一个人的真面目,你们之间的交情也就值一顿饭。没有践约,不必懊恼,只是你们之间的利益没达到想要的结果,还能及早撤身。从别人嘴里说的话,都可能随口说说,可以认真地听,但别认真地听到心里去。感悟人生社交经验www.yiqi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