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之路:我想成名心理动因
金钱与权力唾手可得,除了全海景办公室和海滨别墅以外,那些野心勃勃之人想要追逐的其实另有其物——那就是举手投足都可引得他人瞩目,成为众人议论焦点的那种感。
在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学领域往往会忽略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名望。因为它看来太过肤浅,被喻为文化变量,会同其他动因混在一起而不受重视。但是在最近几年,少数社会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名望这一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把它和其他动因进行排位,衡量其心理效果,并对那些热烈的追逐者进行分类描述。那些极度想要获得认可的人,同那些觊觎和影响力的人有所不同。他们这种追逐名望的行为,根源在于其内心渴望被社会接受,热切希望通过获得广泛的认可来证实自身存在。
这种情绪越是到了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获得名望的机会逐渐变得渺茫时,表现得就越为明显。“但是这种内心的渴望永不会消亡。当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可能达成心愿时,便开始退而求其次地追求身后名。”心理学家奥维尔·吉尔伯特·布里姆说。在麦克阿瑟会的支持下,他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完成了著作《名望动机》。在他看来,这就像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于来生的信仰,往往导致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结束此生而寄希望于来世。
这种对于社会名望的渴望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在印度农村,人们认为寡妇应该永远沉浸在悲伤之中,在衣食住行方面严格节制,然而,她们依然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谋求一席之地。
在那些相对较为富裕的城镇地区,人们则是在声望方面寻求突出性。这一点在不同的文化中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布里姆在对中国和德国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30%的成年人会经常做那种一夜成名的白日梦,有超过40%的人会想要尝试一下短暂的成名滋味——借用前卫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话来说,也就是他们的“15分钟”。
那些一心想要追逐名望的人背后还另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潜意识中对于死亡的敏锐感知。在最近的几项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被提醒终有一天会面临死亡时,总是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体现自我有益的事情上来。一旦意识到终有一天会死亡,为了安心地生活下去,人们需要在现存的中寻求保护,自己不再是难逃死亡的物质动物。只要我们将自己看做是对世界有特殊意义的贡献者,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的表示认可的人越多,我们所体会到的特殊感和安全感就会越多。
变得声名远扬的可能性——获得诺贝尔奖、奥斯卡小金人或者是名人堂的一枚勋章——简直微乎其微,因此那些未能实现的野心演变为心理斗争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早在1996年,罗切斯特的理查德·赖安和凯瑟博士曾经对100个成年人进行深入的调查,其内容包括他们渴望达到的、指导原则、观以及心目中心理的衡量尺度,研究发现,同那些将精力放在自我认可和方面的人相比,将定位于是否获得他人认可——比如说名望的人,所遭受的挫败感更强。之后的研究发现,无论哪个地区,牵涉到哪种文化,人们的都完全一样:如果将定位于像名望这样难以捉摸的东西,过于依赖于他人的认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很危险的。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很有可能也会对此表示认可,据说他一辈子只昏倒过两次,而且都发生在他的绝对权威遭到威胁时。
可是那些最终获得名望的者又是怎样的呢?只有极少数人承认自己曾对名望有过憧憬,然而这些人当中能够参与此类心理研究以及心理调查的,更是寥寥无几。一个丑闻主角的经历,同一个儿童畅销书作家相比,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很多有名望的小说家、演员、作家以及音乐家,在自己的作品打动他人时,都会获得持久的感。相比之下,豪华轿车、VIP包间和私人的海滩聚会则难以持久。然而,学者、心理学家以及一些名人的自传中都会指出,名望在带来各种收益的同时,也会有损于自身——正如历史学家列奥·布劳迪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对于那些想要借名望成就自己的人来说,潜伏在每一次成名机会背后的是对自己的进一步割裂。”
公众的认可会提升人们对于自我的关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心理学家马克·夏勒对科特·柯本(美国“涅槃”乐队的灵魂人物)、科尔·波特(百老汇著名作曲家)和约翰·契弗(社会风尚小说家)三个名人的经历作了一番研究。夏勒在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他们在成名之后会更加频繁地进行自我指涉。这一点在摇滚明星柯本身上倒是不太明显——他自杀那年不过才27岁,在波特的词曲作品以及契弗的故事中却是屡见不鲜,听说后者在出名后酗酒问题也日益严重。
然而这三位艺术家的事例并不具备代表性,因为他们在成名之前多少都有点自我毁灭的倾向。但是心理学家发现,这种逐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可以让任何一个人陷入反思之中,无论是对变质的关系还是错失掉的良机。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名的人,会被迫把自己同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进行比较。
“如果你在磁带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又或是在录像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可能会说:‘等一下,这是我吗?简直就像个蠢货!我原本还以为自己很精明。’其实这样也没关系,只要再一下就能解决,”夏勒说,“但如果你是布鲁斯·威利斯或者别的什么人,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人们对你的期望值很高。想要达到那种程度是不太可能了,可要想摆脱这种已经觉醒的自我意识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要想说服一个人他期盼已久、魂牵梦萦的成名机会,这些理由似乎还不够充分,因为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怎样。名望是个捉摸不定的东西,具有随机性,它对于任何一个人的影响都是不可预测的。也许这就是它吸引人的地方——未知性、无法预测的结果,以及只有经历一番周折才能发现的神秘魔力。
在对研究进行汇总时,83岁的布里姆反复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这种动机始终不曾消失过,那么这种想要探究未知的强烈和诱人状态将会如何影响一个老年人的行为?“我总结了几种可能性,其中包括寻求其他获得认可的方式,”他说,“要么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需要足够的运气;要么加强自己的信仰。不过在我看来,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成名,同时又找不到其他的排遣方式,一定会痛苦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