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住在乡间二层小楼,独门独院,突然觉得心里敞亮许多。在北京工作这半年,每天局促在十来平米要承担卧室、厨房、客厅功能的小房间,视野不超过四米。往往来了一份快递,刚一拆包,就觉得房间被堆满了,有些透不过气。外边总是尘土飞扬,开窗透气的念头不得不扼杀于襁褓,出去走走也好像英勇就义需要莫大的勇气。每到这时,我都会看着楼下停在路边的宝马,白得十分剔透,可是车主也买不起小区四十几万的停车位。于是宝马风餐露宿,饱食沙尘,现在愈发陈旧,总觉得从车窗开始就满是鱼尾纹的样子。看到它也如此落魄,我心里就会很变态的一阵舒服。现在想来,那种看到过得比自己好很多的人也有他自己的难处的满足感,就是最准确的屌丝心态。
好吧,我承认我是一个真正的屌丝。
在我美丽的幻想中,我一直渴望成为一段励志的故事。但很遗憾的是,励志故事都有一个必然的要求就是过程艰难,但结果一定要成功。这对于我来说,有些遥不可及。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成功到底是什么,是大家眼中的房子车子,还是老婆孩子,亦或是好梦成真?走入工作,面向社会,开始靠着自己的收入养活自己,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了更自主的选择和更宽泛的自由;最大的不幸就是成功不再是单线的并且明确的了。一切都从简单的任务式的摊派变成了模糊式的探索。未来究竟在哪里,究竟该怎么走,前辈众说纷纭,其实大多人云亦云。听来满是道理,其实依然冷暖自知。
于是,我开始寻找身边的励志故事,怀揣着看到屌丝逆袭的激动心情,我四处探访,上下打听,用一颗八卦的心,擦亮眼睛去搜索。那天听朋友讲起他的同学,在烟草局工作,自己赚钱买了房子和车子。当时我心里想烟草公司确实有钱啊,一直干着有害健康的勾当却又能神气地赚到大把钞票,确实是损人利己的好榜样。我对朋友说,你同学的购买力挺强的啊,这工作也算是肥缺了。朋友不无羡慕地说,是啊,找这个工作,家里花了好几十万呢。花几十万损人利己,也算是倾尽全力了。后来,我和另一个银行界的朋友吃饭,他说他们行新来了一个妹子,不到半年就被提拔了。我心里寻思这大概是此女理论扎实,脚踏实地的结果吧。他说,年底银行缺钱,这个姑娘把自己家的存款转到了他们银行名下,于是他们行多了六千万个人储蓄,于是,她就升职了。
我始终在寻找,是不是有这样一个人,没有依靠家里,单凭自己的打拼,在毕业一两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就。很遗憾,答案到目前为止是否定的。我身边的小伙伴们,打拼在国家的心脏——北京,尽管有些心肌肥大,并且大家也都生活的有些局促。但是也都在没白天没黑夜的努力着。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哥们,被整日的工作量搞得焦头烂额,把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变成自己客户尚且不够的情况下,找到自己在外企工作的女朋友,希望她能买一些理财产品。他女朋友一听急了,还理财,老娘自己赚的钱都不够交房租了。北京不全是西单王府井,也不是机场高铁站,无论外企还是银行,光鲜的背后,那些打拼着的人的辛苦和不易,常常难被察觉。
有的时候,自己难免也会质问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大城市闯来闯去,为什么不能像那些朋友一样,在老家,父母买好了房子和车子,然后娶个父母安排相亲的老婆,生个胖娃娃,然后甩给父母带。过着单位就在街对面,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为什么一定要迎着风沙,每天早起,然后要感谢后面的人不断督促的推搡才能挤上地铁,然后上着正点下班还要感谢组织的工作,回到家累得像狗一样然后乱发脾气。我和小伙伴数着逃离北京的朋友,为他们的离去叹息,然后依然坚持。
我很羡慕大学一毕业,就能拥有一切基本物质的人生。我也希望自己可以过得满是理想主义的光辉而不去为现实生活发愁。甚至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像我一样梦想着成为励志故事的一部分,梦想着最终获得伟大的成功。但是生活从来不是童话故事。也许我们永远不可能成功,也许我们始终无法实现梦想,甚至我们背负着高房价,很难抬起曾经渴望高傲的头。但我总觉得,这份坚持本身比成功的结果重要。哪有那么多随随便便的成功任由我们来去?又哪有那么多励志故事供我们学习(www.yiqig.com 人生感悟)?
常有朋友问起我留在北京的原因,我总是避而不答。就像那些留在北京的伙伴们一样,我也常常困惑于这个问题。年后,又要返京。面临风沙与忙碌,感受局促与不安。我生性懒惰,真心羡慕养尊处优和衣食无忧。但我只是觉得那缺少点什么。
也许我们需要北京能带来的基本公平,需要它能给予的更多机会,也需要它强迫我们不得不独立的残酷现实。对于每一个尝试在这里生活的外乡人,我们多多少少都揣着一点理想主义情绪,坚持着,也期待着。
一份靠着自己实力得来的工作,一段靠着爱情走过困难的婚姻,一个靠着自己心血养大的骨肉,用自己的一生努力为儿时的痴心妄想买单。
也许,这就是留在北京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