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想非非想,出自楞严经:“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
2005年初与有位网友聊到股票,她家里是经营煤矿的,自己有一个小煤矿,因为当时整顿和关闭小煤矿,所以索性结束了煤矿生意,一心想寻找其他投资机会。
还记得当时跟她在qq上聊到中集集团,我认为这个公司在当年的漫长熊市中表现抢眼,走势非常独立,2003年-05年股价逆市大涨了5倍(瞧,人都是往后视镜看的)。而且的确认为这个公司非常优秀,所以神侃了一通中集的“投资价值”云云。
她并不是那种很懂股票的人,于是默不作声,回头自己去翻了不少中集的资料,然后也感到中集的确是个值得投资的公司。于是2005年初股价跌破年线后就开始买入,后面陆陆续续又买了一些,她自己说大概买了接近300万左右的股票。
不料,大盘跌破1000点后强劲反弹,后面慢慢的往上攀升,中集的股价却一股脑向下跌,而且大盘越涨,中集越跌。短短半年多,股价跌了40%左右,我估计她的市值蒸发了30%多,也就是接近100万。我以为人家会很惊慌失措,痛苦不堪。哪知道聊天时,她根本没有提及股票,我问她知道中集现在跌到多少了吗?她只是说:没事,出口总会好起来的,中集我看不错,业绩总会好起来的。似乎言谈之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浮亏了100万。
当时的中集被基金抛弃,认为2005年出口将不可避免下滑,中集的业绩高成长时期已经结束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005年中集PE最低跌至5倍多一些。我打破脑袋也想不出为什么就一年的业绩增速下滑,就将估值从几十倍降至5-6倍左右。但行内老手告诉我:周期性行业不能光看PE,低PE反而应该出售而不是买入。
于是我也把这些观点善意的转告她,她却丝毫未在意,反而宽慰我不要急。
后面的故事都知道,中集业绩迅速回升了,机构又开始唱多了,并且股价在06-07年翻身涨了8倍多(尽管算是涨幅较小的了)。反正我知道这位对股票很不精通的女士,最终这批中集股票是接近900万左右出售的。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几个道理:
1、财不入急门
2、越有钱,越对钱的波动看淡,反而越能在投资上赚钱,这就是所谓的强者恒强。
3、大家都看好(例如03年-05年初的大牛股中集集团)的未必后面一定走好,都不看好的(05年初-05年底的大衰股中集集团),未必一衰到底。很多观点短期看是正确的,长期看却是错误的。
4、即便是走势最差的股票,有时候也能有巨大的收获。
5、投资的最终结果,并不取决于你判断正确多少次,而在于你在每一次判断正确的投资中,投入了多少资金。
6、好的投资,并不在于你一开始有没有抓住正确的趋势,而是在于你能在正确的判断下坚持多久?
所以,总的说来有几个注定投资长期成功的因素:
1、能否长期在较稳定的投资理念原则系统下,寻找到一些成功投资机会?
2、能否正确在这些成功投资机会到来时投入较大的资金(或持续投入)?
3、能否坚持自己的判断,保持耐心?
4、能否避开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两次致命的陷阱(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巨额亏损)?
现下的股市局面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目前我所遇到的几乎全部业内人士,没有几人有兴趣提及金融股,也几乎没有人张口不提及新兴产业的。所有人都认为金融股估值较低是“低估陷阱”,而新兴产业股高估,是成长性的体现,是合理的。
这种局面一再出现,让我非常确定,金融股的未来是非常光明的,里面没有泡沫,没有投机,只有恐惧,只有厌恶。市场先生显然现在心情不佳,但我相信他不会永远心情不佳,老戴维斯40年代买入保险股时,保险股普遍5倍以下的市盈率,美国人宁可买国债,也不敢买股票,更加厌恶老掉牙的保险股。90年代老戴维斯全部出售这些保险股的时候,美国人是不敢不买股票,AIG的巨大成功和超级牛市,让保险股普遍在高PE交易。
高调的新兴产业 VS 低调的金融股(非券商)
2010年上半年,第一回合结束,新兴产业大获全胜!
期待:
2010年下半年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
师母已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