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已是半夜,一个问题忽上心头,萦绕脑际。遂披衣下床,开灯,提笔,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下什么呢?
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学科教师的教育教诲,从一堂课一堂课中走过来,现在我们自己也当了教师。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回想一下,学习某一篇课文、某一知识的课堂情形如何?老师讲了什么?全忘却了,不信你想一想看。具体知识大都忘却了,课堂教学要留下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习惯。
一种思想。囊括了学科体现的思想、时代思想、做人思想。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不具有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不同学科体现不同的学科思想,但又从不同侧面或角度体现同时代的时代思想、做人的思想,故而教师要利用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等资料挖掘这些思想,贯穿于每一堂课中,对进行学生思想熏陶、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
一种方法。囊括了学习学科知识的方法、学习不同学科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不同、学科思想不同、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一道数学题、一篇阅读理解、一道物理题、一道化学题、一道生物题、一道历史题、一道地理题……或许是图文、是图表、是资料各孕育着一类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型。诸如怎样听讲、怎样记忆、怎样阅读、怎样随堂记录、怎样纠错等等,凡此种种。这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
一种习惯。包括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习惯。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关注、时时引导,用眼一扫,看到学生的写字姿势、听讲状态、读书姿势、思考状态、练习态度;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用目光注视学生,即是关爱,又可注意到回答问题姿势、展示出的精神风貌,学生听人解答的态度。一丝微笑、一个眼神,无不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一切、一切都要潜移默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习惯每一堂课都要培养。诸如读书,怎么做标记?怎么做眉批?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教师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关注、关注、再关注,思考、思考、再思考,方可时而幽默风趣、时而抑扬顿挫、时而疾风骤雨、时而慢拨琴弦,如此教学风格才能更多的给学生留下值得去品味的余香。当莘莘学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时,带着课堂上留下的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习惯,通过各自不同的悟性去解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