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發現,那些問題行為較嚴重的兒童的家庭教育中,往往存在著教育過度的現象。所謂教育過度就是父母過分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而出現的“教育無時無刻不在”的現象,即在父母與孩子的交往中,時時刻刻都在對孩子進行說教。記得一個2隋兒童的家長來找我諮詢孩子的一些情況時,聲音沙啞,她對我解釋說,原來她的嗓子不是這樣的,只是在生了孩子之後這兩年才變成這樣子的.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他們對孩子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在孩子出生后就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而有些孩子到了青少年期后就出現了一種情況,當媽媽說話時感到不耐煩,有的會吧耳朵捂起來,嚴重的會和媽媽爭吵...這就像電視劇《手機》里的一句話“審美疲勞”,這裡就是一種“聽覺疲勞”。
教育過度現象的產生與父母對兒童的認識有關,從哲學上來說屬於“反映論”,即認為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你教給他們什麽他們就接受什麽。這種認識的行為表現就是灌輸。而在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後果,只有到了青春期以後隨著孩子“成人感”的產生才有了明顯的表現。而當孩子出現厭煩心理的時候,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對孩子的教育也就很難進行了。
因此,在兒童早期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意避免教育過度問題,要注意教育的適度性,掌握好分寸感,首先要注意給孩子留一定的自由空間,避免由於教育過度導致的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時要注意教育的方式,避免整天說教,要注意利用父母自身的言行及創設良好的環境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避免過多的說教帶來的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副作用,以保證兒童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