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人生哲理思想思维为人处世人生随笔
返回首页

与人相交,不愠不火

来源: www.yIqig.com 时间:2016-02-17 编辑: 人生感悟
与人相交,不愠不火

不愠不火是一种善于忍耐的处世之道。古人说:“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为人所不能为。”

成熟老练的人素来将忍耐视为一种做人的分寸。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

所以,学会忍耐是很重要的。

不过,当忍耐搀入了阴柔,变成了一种相安无事、与世无争、苟且偷安的处世哲学后,它就走向了反面。

因此,林语堂先生曾这样批判:“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质,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了,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

的确,如果让忍耐浓浓地烙上了保守、落后、安命不争、平庸、易满足、缺乏进取心、老衰退化、奴性、软弱、过于自卑等痕迹时,那么,这样的忍耐就变了味,一定叫人憋气,叫人难受,叫人窝囊,叫人痛苦……

那么,怎样才叫“会忍耐”呢?即什么叫能忍、会忍、善忍呢?

将忍耐作为一种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指忍的原则,“一忍可以抵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是指忍的效果。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论述,为后人广为传颂,那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身处逆境,置身祸中,要学会忍,“百忍成钢”,在逆境中要学会忍,才能成就大事,忍得一时苦,方为人上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遭受一番苦难,忍一忍,熬过去,就可以接受天将降之大任了。在困境中要甘于承受一切,这种忍耐是一种达到某一种志向的手段,是为达到某种“大谋”的退却,绝不是为忍而忍。当人们将忍耐看做是唯一的目的时,当忍耐变成逆来顺受、失去抗争时,这种忍耐就毫无积极意义了。

积极的忍耐,绝不是意味着人格的渺小,自我的萎缩,它只是将可贵的、独立的自我暂时“隐藏”起来,他仍在(默默地)干自己想干的事,仍在做(悄悄地)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人的忍耐,软中透硬,柔中带刚,不以牺牲自己独立人格为代价,不奴性十足,不苟安偷生,不窝囊,也就没有失意之感。

忍耐还可作为保存自己力量的重要手段。当敌我之间的力量太悬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势力差距太大时,忍耐,便作为一种最为明智的退却手段,不硬拼,不消磨自己的元气,将力量慢慢地蓄积起来。所以这种忍耐,绝不是对传统的习惯势力、落后势力的妥协和投降,一旦时机成熟,羽毛丰了,翅膀硬了,爪子利了,就会乘其不备,猛然一击,让邪恶永不翻身。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忍住自己的私欲、怒火,实际上是帮助你自己成就大业。

朋友,要想学会忍耐,学会不愠不火的处世之道,应学学唐朝诗人张公的《百忍歌》——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

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长。

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yiQIg.com)。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

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

陈君灭了国,只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

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

忍作为一种老道的处世方式,不等于消极躲避,不等于甘愿受欺。它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斗争方式,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