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一生当中,你想要有个知己吗?然而知己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遇到的,要想得到自己的知己,首先要成为别人的知己。当你学会如何成为别人的知己时,你的知己才会被你吸引过来。
很多人经常会有一大帮人在一起玩,可真正能谈得来的却没几个人,古代的帝王常称自己为寡人,他们难道没有朋友吗?有,爱妃都有好几房的,臣相也是满朝,但却是感到孤独,为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所以称自己为寡人。这个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是我推断而已。
走进一个人的内心真的有这么难吗?记得有一个古老的言语说:你直到穿着一个人的鞋走过了一英里,才能够真正了解这个人。也就是说只有设身处地,才能理解他人的境遇。
举例来说,当一个人内心很苦闷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正向你来倾诉,而你不但没有站在他的立场替他说话,还反对他的观点。总是想去纠正别人,还以为是在帮他。如果你真这样做了,那以后你们的友情很可能因为这件事,彻底瓦解,他甚至会跟你割刨断义。当然你可能会说没那么严重吧,那我告诉你,在我身上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挽回了。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聊的非常好的,有天她跟我说:你有烦恼吗?一个人有烦恼怎么办?我说,烦恼只要是人,谁都会有,接着她说出了她的烦恼,说她爸爸如何如何不好,经常和妈妈吵架,在外喝酒,很晚都不回·····
最后她说,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老爸呢,听到这里,我马上回应她,你做女儿的就这样说你爸吗?你是他女儿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他再怎么不对也不应该这样说他,应该······
后面还说了一大通,结果你猜怎么着,她对我原来的那热情减了很多,再也不愿跟我多讲半句心里话了。年轻的时候,犯几次错误无所谓,关键是要去总结经验,以致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不过当初真不应该那样说,一直以为是在帮她。
同样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另一件事情,让我彻底明白了如何沟通,深入人心的秘密!
有一段时间,工作搞得我很疲倦,这时有位同事对我说,你最近怎么啦。我表面上说没啥(想掩饰自己)然后她在QQ上对我说:看的出来,你很疲倦,你想一个人独处,静静的呆着。我当时想,她内心为何如此细腻,竟然可以看穿一个人的心思。后来她就开始找我倾诉了,说工作如何如何不开心之类的。我马上觉得内心和她产生共鸣了,好像比知己还知己。
当然或许你不一定可以猜透别人的心思,特别是男人。(女性一般的潜沟通比男人强十倍以上yiQIg.coM)所以当别人说出自己的苦闷后,你就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场上说话,无论他的话是对还是错,首先进入他当时的情绪。最好也把自己和他类似的苦一并吐出来,如此一来,你们就成了患难之交了。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希望跟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这是自然规律。
看过战争片的人就知道,在内战时期,共产党抓了很多国民党的俘兵。如何让国民党的俘兵心甘情愿的为共产党卖命呢?他们其实也是用了这一个方法。共产党的人把俘兵聚在一起,开始了诉苦大会。说自己的苦出生,一家人如何如何受到地主的压迫,而讲的这些,正是那些国民党士兵也经历过的,国民党的士兵大部分也是穷苦出生。他们之所以参加国民党,大多数是被强行抓去的。听到共产党说起这些时,就好像是自己的经历,而当听到共产党说他们闹革命就是为了打土壕,分田地,建立新中国,他们表示马上愿意跟随共产党。
可见有时语言的力量比子弹更有力,如果你用枪逼着他干的话,他还不一定会跟着你干。而你说到他内心去的话,他就会心甘情愿的跟随你。共产党之所以能打败国民党,就是因为会笼聚人心,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昨天晚上,我在网上无意看到了一段视频,是鲁豫有约采访白岩松的一段。白岩松说有一次在飞机上看到了一本杂志,上面有一篇是采访一位导演的(士兵突击的导演,叫什么我忘了)这位导演是和白岩松同样都是内蒙人。记者问那位导演,什么时候你感觉最幸福?他说:回家和那帮同学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喝多后,别人指着你说,你还是老样子,没变。白岩松说自己当时看到这里,顿时就泪流满面,因为他也有这样的经历:喝多了,别人指着你说,你还是老样子,没变。
可能我们听到这句话并没有什么反应,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感动的掉泪的幸福。所以当你说出一种经历于别人相似时,他就会觉得你是他的知己,至交。我看过几年前的一本非常畅销的书叫《方与圆》,那里写了件有趣的事情,有一个在单位上班的人对领导不满意,朋友聚一起聊天时,他总是骂领导,后来那帮人也开始跟着骂。有些人骂的比他还凶,这时他就觉得自己和那个人像是多年的老友了。(当然我并不是去鼓励大家去骂自己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