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本是一个通俗易懂的问题,但有很多的人给予了很多种的回复,其中有一个回复比较有意思,这个回复是这样说的:
你去派出所办身份证,上午9点到了,片警都在,这叫天时。结果你发现这个派出所不是你户口所在地,这叫天时不如地利。然后你去对了派出所,正好管你的户口,这叫地利。结果管你户口的片警不在,这叫地利不如人和。之后,你终于找到了管你户口的片警,可是你忘了带户口本,结果发现这个片警正好是你的远房表哥,虽然没带户口本照样给你办了身份证,这就叫人和。也就是说,时间对了不如找对地方,找对地方不如有熟人!说白了,这社会后门最重要!
看了这个回复,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在当今社会中,确实存在这种理解层面上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情在当今社会中确实超越了法律,有熟人好办事、没熟人门难进,要想办事无非经办人一句话,无非领导点个头。但是,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文章指明了“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朱熹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最后由“人和”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完成论证。
文章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很强的说服力。在阐述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www.yiqig.com 感悟人生)。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荀子·王霸》中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可见,天时、地利、人和是先秦时代的熟语,为人们所习用,但内容各有所指。荀子就农事而言,即分别指农时、地力和分工合作。孟子是就战事而言,天时指时机、气候等天然因素,地利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地理优势,人和指人心向背。
文章论述了天时、地利、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指出人和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而民心的向背又在于君主能否施行仁政,推行王道,也就是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认为,只要施仁政、行王道,必能得到支持、拥护,则战必胜矣;不能施仁政的暴君,必然很少支持、拥护,从而导致众叛亲离的下场。虽然孟子的意图在于向统治阶级进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但客观上起到为人民争取仁政的社会权益的作用。因此这一观点还有广泛的积极意义,今天也还常被用来说明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得失向题。用它比喻正义战争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拥护,最终取得胜利;非正义战争则会受到人民的孤立而必将导致失败。
不过也应该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往往是有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还不宜把三者对立起来,对何者更重要做绝对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解。但不管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顺序时怎么样,毕竟,人和不是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