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一句话:你怎么觉得时间过得这么快?想起十年前居然是2007而不是1997。
忽然之间我的记忆就有点恍惚,鼻子有点酸,眼睛有点模糊,因为想到,今年我就30岁了,更何况,我的父母,居然也是快六十的人了。他们的头发已然大部分白了,眼睛也已经老花,再不是从前那把我举过头顶的爸爸和骑车带着我爬坡的妈妈,而我自己,也是抑制不住的白发丛生,身体毛病越来越多,时间究竟是怎么样度过了这些年,我自己都迷茫。
说来也怪,有人告诉我她小学五年级前的事情已经都记不得了,而我却把五岁以来的很多事记得很清晰。
五岁,我从南苑搬到龙潭湖,幼儿园寄宿一周只能回家一次,而且多数还是班车司机代为接送,有一次爸爸半夜借了单位的车去接我,我并不知道,叫醒我的那一刻我好开心,后来车在大马路上没油了我也依然不害怕。
六岁,我在胡同里上了一所区重点小学,开始学写字时我天赋不高,写的不好还总比别人慢,课堂考试不能按时完成,我不知道爸妈是不是着急,但当我告诉我妈期末考试居然考了全班第一的时候,她开始是绝对不信的。
七岁,我每天早上要赶班车去学校,妈妈有时候跟着班车仅仅是为了看我在大院食堂把早餐尤其是把鸡蛋吃完,然后再赶车从鼓楼那边回南苑上班,现在想想都觉得太远。
八岁,我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参加区里和市里比赛,每天放学后训练,有时候还会误了班车,那时候父母赶过来接我需要辗转坐公交再走路,回家长达两个小时,即便如此爸妈好像一直都很支持我参与各种活动,就如幼儿园经常送我去各地表演一样。
九岁,我开始学钢琴,现在很多人知道我曾学琴会问我你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说我不知道,可能是爸妈在学之前告诉我这个不同于以往学过的电子琴和素描,钢琴比较贵,一个月学费比一个人工资还多,一于是我就坚持下去了。
十岁,我又搬到丰台住了,也转到丰台一个小学读书,其实我后来觉得新家并不太方便,没有少年宫没有麦当劳没有金伦大厦和花市书店,但我终于可以自己坐公交去学校,也可以在新家的一大排书柜里找到妈妈80年代买的历史书。
十一岁,在新学校我几乎毫不费力的完成学业,但实际上我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好学生,一部分课后作文妈妈会帮我修改,其中一篇还拿了从区里到市里的各种奖。
十二岁,即使那年代竞争没有现在这么激烈,我没学过奥数也考不上市重点,爸妈交了赞助费让我读了市重点旁边的普通中学,可能这是平生第一次让父母为了我上学而掏了这么多钱。
十三岁,我开始叛逆,上课看武侠小说下课不写作业,中午在学校外面吃省下的钱可以买磁带,可惜爸妈都不知道,他们还以为我是那个一直听话的乖乖女。
十四岁,那个年代其他人不流行旅游,可是爸妈肯带我去重庆坐船四天四夜游三峡,肯带我去深圳看航母珠海吃大虾,肯带我坐差不多十个小时大巴去九寨沟,我想他们并不懂教育也不是为了炫耀,应该只是想我开心吧。
十五岁,我考入了市重点高中,虽然有机会跳出丰台考到其他重点,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个能骑车上学的学校,爸爸把我之前的作文和随笔都录入在电脑里存档,现在依然还在。
十六岁,我面临学文学理的选择,因为班主任的电话,爸爸让我学理,我并不喜欢理科却对学文也并不坚定,可能从那时候起就注定了我是一个有意见但不是一个能决断的人,妈妈却决定换了一份工作,我至今都佩服她。
十七岁,以往我不学习会瞒着父母,这时候我连隐瞒都不用,妈妈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平日只会把生活的一切都打点好,让我衣食无忧,爸爸就经常喝酒回来睡觉,我开始和他们吵架,开始发脾气。
十八岁,爸爸一直以为我这种学习状态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所以我并不知道他们对我考的大学满不满意,或者他们根本不介意,只要我愿意就好,我却在成长了那么多年后忽然离开家去读书,当晚一个人在宿舍哭了很久才睡着。
十九岁,特别想家,省钱买电话卡打电话,每个月买邮票信封手写信,这成为了最主要的两个沟通交流方式,我参加辩论队赛,爸妈不仅支持还会给我邮寄材料。
二十岁,自从大二有了电脑,我就和爸妈开始发邮件,我唠叨发生了什么心情又怎么不好,他们嘱咐我好好学习照顾自己,不要省钱,该花的要花,我的邮箱使用最频繁的就是那几年,至今还存着这些邮件。
二十一岁,汶川地震前,爸爸来成都看我,地震时他刚离开成都两天,地震那一刹那我的本能居然是躲在桌子下面用手去桌子上够手机,听着头顶上书不断掉下来砸到桌子上的声音,手里仅仅握着手机想打回家。
二十二岁,大四这一年是我心情最不好的一年又是我心情最好的一面,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让我觉得我压力很大,我不断回家,仿佛家里能逃避一切,好在,父母总是一如既往,从未给我压力。
二十三岁,我又一次选择了在外工作,离家越来越远,工作越来越忙,我不再那么频繁的发邮件,妈妈还是坚持,过年的时候爸妈来广州看我,一家人睡在我宿舍那间屋子里,妈妈还用电磁炉做饭,直到他们回去的那天,我在宿舍里对着墙哭的一塌糊涂。
二十四岁,我选择回来,一切重新开始,爸妈依旧给足我充分支持,可是也是从那时起来我却逐渐和他们沟通的越来越少了,几年在外的生活让我和他们的生活也有些不一样,我们的矛盾貌似也越来越多却说不清。
二十五岁,在北京的工作并不顺利,我每天早出晚归花很长时间在路上,妈妈为了我,每天五点多起来给我做早饭和午饭,我晚上经常很晚回来,爸爸就开车三十公里去接我,我几乎没有办法在太阳出来的时间看到他们,也几乎没有什么交流。
二十六岁,我和现在的老公、当时的男朋友每周末一起玩,父母最初并不多满意,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找个更好的,但我的不表态让他们也接受了,也将他当自己的孩子看待。
二十七岁,换了工作,虽然爸爸不同意,他觉得稳定是最好的,结婚后搬到宿舍住,离上班的地方近一些,每周末才回家看父母,如果哪一周没回去,我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失望,周末晚上,妈妈又会给我带上各种吃的,爸爸开着车送我们回去。
二十八岁,经常觉得爸爸老套,不过婚礼那一刻我看到他的眼睛湿了,我想他是很爱我的吧,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和爸爸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呢。
二十九岁,老公出国工作,我一个人从宿舍又搬了出来回家住,年纪越大不知道为什么人越怕孤单,幸好妈妈一直早晚陪我,让我每天加班回家能看到一盏灯亮着在等我,让我觉得并不是一个人。
三十岁,我决定出国,父母又一次送我出去生活,能给我带的都尽量给我带上,生怕我在异国他乡不习惯,但是我想,可能他们的不习惯和不舍得会比我更多吧。
以前读书时,我总觉得自己一个穷学生,花钱时总会算计一下,爸妈每次都会劝我不要节省,该花时就花,后来工作几年,我花钱开始大手大脚,又总觉得他们过于节俭和小气,看不惯他们的日常行为。其实是我自己小气了,爸妈在给我买东西时候从来比我大方(yiQIg.coM)。
以前读书时,我感觉特别需要他们,每发生什么都想和他们倾诉,哪怕他们只是给我讲那些“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工作一定要认真加班是应该的”道理,后来工作几年,我越来越自己做主,不再有耐心听那些话,凡事都怕他们想法落伍,遇事我都要指挥一番、出去玩我也要安排到位才放心。其实是我自己逞能罢了,爸妈是需要我,但我并不强大,很多时候并不能帮到他们,反而关键时候总是他们在帮我给我永远的支持。
小时候我说我以后给你们买带游泳池的大房子,大了我再也不提,因为我还需要他们给我买一个小窝,连装修都要他们负责,小时候我说我以后帮你们做做陪你们过日子,大了我才发现,在他们面前我依然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我一个电话他们就以我为中心的去听去做。
在即将三十的这一年,我才愈发感觉到,一家人之所以永远是一家人,不是因为血缘关系,而是因为我们总会为了对方考虑付出而不是自己,无论我们有什么意见不同看法相反,关键时候我们总会互相支持帮扶、继续这样生活下去的。
写于2017年母亲节、我30岁前夕,愿上天保佑,我们一家平安健康开心,解决一切问题,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