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小时候对孩子的培养,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会做事儿。其实这是不对的,在此,我再给大家讲讲──
一个留学生的故事
不少人也许都看过电影《我们的留学生活》,它很火过一阵子,巧合的是,事后我才知道其中一个主人公是我母亲朋友的孩子。那是主人公的父母拿着电影录像带来我家时告诉我们的。
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记得那个清瘦英俊的小伙子,他在考试前被赶出来,后来在一个便当店完成了自己的学术论文,获得硕士学位。当他父母看这部片子时,泪流满面。为什么?有一个情节,大家或许记得:小伙子到一个饭店要了两份饺子,他说──“别以为我天天都能来此打牙祭,这是我吃了一个星期的方便面节省下的钱。虽然这饺子不如我妈妈做得好,但我已经很了。”他说:“在这一点儿上,我不得不怨妈妈,她没支委会我包饺子,没支委会我生活。在日本,我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而是自己不能好好地照顾自己。”他的父母看到这里流下眼泪。我想,这泪不是因孩子学业上的成功,而是为他们生活上的而懊悔,他们没有在孩子小时候教会孩子该学会的东西,连基本生活是什么孩子都没有感悟过。
无疑,小伙子的道路是很多家长梦寐以求的,出国留洋,硕士,博士,一份好工作。但他却也缺了什么。直到现在,他回国,他妈妈总要做许多好吃的给他。但我要问一问:妈妈能天天给他这些吗?他能在自己想吃的时候都得到得了吗?当然不能。大家要明白,不要过早经孩子安排一个直线人生,将来孩子长大要靠的还是他自己。
说到这里,我想谈一谈相的问题,即──
不要取代孩子的价值观
在成人看来,坐车比走路好,坐小车比坐公交车好,坐飞机当然最最好,这是成人衡量好坏的标准,它是以钱为价值尺度的。但这原本不是孩子和价值观。在孩子眼里,坐过几飞机、汽车后,也许会觉得,坐飞机最不好,坐在里面不能动,只有白白的云,蓝蓝的天,亮亮的太阳,没多少可看景物;坐火车比它好,因为坐火车沿途能看风许多不同景色,田野、河流、树木、村庄,而且它们都一样样往后“跑”。坐汽车就更好,能随时停下来。从孩子角度说,走路可能最好,可以随时观察,这儿蚂蚁在打架,那儿有个小虫,他可以去捉。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价值观,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强加于孩子。慢慢地,孩子接受了成人的观念。这样到十四五岁,就有一种情况出现了:“我的衣服600多快,你的才400快。”被比下去的就要回家跟妈妈要好的,这时,妈妈会承受不了,埋怨孩子,觉得孩子的要求太过分了,可反过来,家长你想汉想过,是谁把这种价值观灌输给他的?在孩子幼小时,正是家长说话、做事,把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价值评判带给了孩子,影响了孩子。
到底该如何尊重孩子的价值观,让他们在生活中自由地领悟和,自然而然得到自己的价值标准呢?我从一个老外身上得到了启迪──
我与老外捡垃圾
这个老外一家非常富有,我想可能是我这辈见到的最富有的人。女主人是中国人,后来嫁给了一个英国贵族。她工作非常忙,孩子的教育就托给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年收入就达50万元。
我与这位家庭教师关系不错。一次,她得意地告诉我她发现一样“宝贝”。我一看,是别人家扔掉的菜坛子。我非常惊讶:“你要这个干什么?”只见她打开一个纸箱子,我看到了什么?里面是一个一个口袋,口袋上贴着标签,打开看,鸡毛、废纸筒、包装纸等,最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还有瓜子皮──西瓜子皮和葵花籽皮。我吃惊:“你捡它们干吗?你什么东西不能买来?”她说:“你错了,年有的东西都能买来,但童趣你是买不来的,孩子的喜悦是买不来的。”我当时并不理解,甚至还讽刺她──噢,你是个拾破烂的大王呀!她听了竟很高兴:“好,我就是拾破烂的大王。”我可是一点赞赏的意思也没有。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我无意间走进她教的这两个孩子的教室,我惊讶了:墙上挂着一幅非常逼真,漂亮的猎头鹰,用的东西正是瓜子皮,鸡毛,核桃皮等等。我在他家里看到过许许多多国内外买回的高档玩具,但教师告诉我,孩子们亲自制的猎头鹰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喜欢它的原因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他们花了心血,“花”了自己的想象。
除此以外,我还看见窗台上放着好多植物,这些植物是同类的。但可以看出,它们被有意错开了种植的时间,高低不同。我问这是为什么,家庭教师回答,为了让孩子观察,让他们看出不同成长时期同类植物的不同特点。哎呀,我是自愧不如。这些东西没有特别的,都是生活化的。人家是教师而我这个孩子的母亲又做得怎么样呢?我真是感慨又。她还告诉我,那个泡菜坛子就是为了给植物安个新家,因为它们长大了。
从他们生活的点滴中,我看出,我们给教育的定位常常是纯粹而又纯粹的,让孩子不犯错误是教育,教给孩子知识是教育,可我们从来不把生活当成教育,我们给孩子提供教育时把许多本质的东西都过滤掉了而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而且是更本质的教育。
我们成年人往往用钱来衡量事物,但是,却很少想到,有时恰恰是钱剥夺了孩子的快乐。这就引发出这个家庭中的另一个小故事──
富翁的孩子为什么偷东西
这个家庭的女主人非常忙,为了让两个女儿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她把家安在了北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可她的银行总部设在香港。于是,每周五的晚上,她都打“飞的”飞回北京,与孩子团聚;星期日晚上再飞回香港。她为不能常跟孩子在一起,不能全心全意照顾孩子而愧疚。所以,她想补偿,用钱来补偿,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每次回来给孩子带回不少价格不菲的玩具。我以为,她的孩子是生活在天堂里面。但是很不幸,这两个孩子都有个不好的毛病──偷东西。问题是家庭教师发现的。一天她跟我说她不会说中文要请我帮个忙,到幼儿园跟教师解释一下,孩子拿回了不是她的发卡,必须送回去。在中国,不论教师还是孩子,对外国孩子都多一份宽容。拿个发卡,别人也不在意,我也认为,这对两个孩子不是太大的事。可家庭教师说,这不是小事,因为两个孩子经常这样做,甚至到超市去偷。
那么,到底哪儿也了问题呢?“是孩子的父母的错,因为他们用钱剥夺了孩子们的快乐”。当时,我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后来,我想通了。记得我小的时候,能吃一块糖是很高兴的事──小心地剥开糖纸,吃完糖,还要舔干净糖纸,把纸放在水里泡净,风干后夹到书本里。其实这种喜悦已远不是得到一块糖的喜悦,而由此延伸了许多快乐。当然不能否认这也是物质匮乏时的悲哀,但另一方面,孩子长期的盼望,一旦得到,那种快乐是无可比拟的、超价值的。而这两个孩子恰恰没有这种快乐,要空虚,买;要那个,买。许许多多的买,孩子失去了期待得到后的欢娱。没有快乐,她们就去找,到哪儿找呢?这个东西不能拿,我知道,但我拿了,没人发现,心里就高兴,就美!瞧,快乐从这儿来了。
你说,这和道德有什么关系?不是道德德育出了毛病,而是因为环境封杀了孩子的快乐。就像成年人用坐车封杀了孩子走路,用怕烫着封杀孩子做饭的快乐一样,我们用无数“不可以”,封杀了孩子无数的快乐。因为匀行为的不适,造成了两个孩子行为的不端。
接下来,我要谈到──
欣赏孩子也有学问
欣赏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已经成为家长的共同认知,但我要说,如何欣赏也需家长动脑筋,不动脑子地一味欣赏也是害人的。
我曾与一位在国外受过多年教育的朋友谈起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她举了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她说,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妈妈可能会说:“看你穿得歪歪扭扭的,怎能么见人?”然后,她便帮孩子生新穿好。那这孩子从中获取的是“知羞耻”,穿得不好,难看。换一个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这样,“瞧,你穿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也许衣服穿得根本不像样,领子窝着,扣也系错了。但妈妈不在乎,可能会自豪地抱着孩子出去走一圈,逢人就夸:“看,这是宝宝自己穿的。“这是赞美式教育。一般情况下,这种教育没错,但朋友的一句话让我深思:如果这个孩子不是三四岁而是七八岁,衣服穿不好,你还不让他“知耻”,还赞美他,这是不是儍了?所以欣赏也要看对象,分时间。
受朋友启发,我开始关注如何欣赏的问题。孩子两岁时,她做了什么事,我便赞扬她:“宝宝,真棒,我真为你骄傲。”她欣然接受。但当她三四岁时,我领悟到,不能再这么称赞下去了。有一次,我一进家门,她就钻进洗手间,我跟过去一看,原来她把洗手池刷得干干净净。我说:“宝宝,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太喜欢你了。”然后,就出来干别的事了。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她还在洗耳恭听手间刷池子呢!“你怎么还刷呀!”她说:“你没告诉我呀。”我说,妈妈不夸你是好孩子了吗?“可你没说池子刷得是不是干净。”噢,我才明白,我是没告诉她,我夸她不具体,而她不需要这种宽泛的称赞。所以,我就说:“客店客店,你刷得很干净。”她却说:“真的吗?”看,这时再称赞,她开始怀疑了。这使我认识到,称赞要具体,哪怕指出她的不足,她都能接受。
就这样,我又做了几年,这还不容易吗?称赞具体、适宜、恰当。但后来,我又是发现问题了,孩子对我的称赞不感兴趣,而对同龄人的认可更看重。这是我下面讲的──
孩子学骑自行车
我的孩子因早产和3岁时受过脑外伤的原因,动作不太协调。为了锻炼她,从5岁时,我便教她学骑自行车。每次我都很注意表扬和,而且表扬得很具体,但她仍然不愿骑。就这样,磕磕绊绊学了一年。
她6岁那年的夏天,在一个小操场上,有几个小孩子在争骑一辆自行车,几个孩子没我孩子年龄大。看人家争抢,她似乎很羡慕,跃跃欲试,我便说:“你也过去骑骑吧!”她走过去:“能让我骑骑吗?”几个小孩子见来了个大个儿,扔下车子走开了。女儿扶起车子,正在这时,从树后转过一个小女孩,她说:“车子是我的”。女儿问:“我能骑骑吗?”“好吧!”这时,女儿喊我:“妈妈帮我扶着点儿。”没想到,只这一句话,就把那个小女孩的话匣子打开了:“那么大了,你还让妈妈扶着,我才4岁,就会骑了。你多羞呀!”说得我都觉得难堪,认为她伤害了我女儿,再看女儿也是眼泪汪汪。她用手拨拉开我:“不要你管。”两个小时,她摔了两个小时,没让我扶一下,她会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