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GE担任副董事长的拉里·博西迪,在他所著的《执行》一书中,把管理者不依赖个人来进行企业决策与判断的能力,称为“情感强度”。他认为,管理者在“情感强度”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无法诚实地面对业务和组织现实,或者不能基于客观事实对人做出选择和评价。
一般认为,在处理人事问题上,“三情”问题,也就是亲情、友情、是妨碍管理者提高“情感强度”的关键因素。因此,一些企业就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如不允许夫妻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和下级要保持适当的“情感距离”,不准与公司内部员工谈恋爱等等。但英国一家网站的调查显示,英国企业中职员与自己的同事或者发生“亲密”关系的比例高达60%以上,而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关系并不会损害她们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为了达到升职或加薪的目的。
这似乎可以说明英国企业管理者的“情感强度”一直比较良好。实际上,是否保持亲密的私人关系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是否会利用这种关系来谋取个人在企业中的利益,是否任用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这位亲朋好友是否可以胜任职位的要求。“情感强度”的底线是永远不要用个人情感与公司利益进行交换。
“情感强度”的不足,还往往体现在对已有业务和模式的固守和偏执,当年英特尔公司从存储器向中央处理器转型的时候,就不得不让负责存储器业务的高级主管走人,安迪·葛鲁夫曾经感慨地说:“我们即使在理智上已经决定要这么做,上依然很难接受这个新方向。”在1998年定稿的《华为基本法》中,“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是一个近乎斩钉截铁的陈述,但事过境迁,现在的通信行业中,设备提供与服务提供已经无法分离,一味固守也就成了“画地为牢”。
在企业制定业务决策的时候,更可以看出情感强度的潜在影响力。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曾说过:“对于而言,直觉的判断固然重要,可绝不能只凭直觉而不顾事实,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你是否基于情感来做出决定:如果遇到一些与预期不相同的数据,你会不会拒绝接受?接受新数据资料所需要的越长,表示你依赖情感的程度越高。”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企业出现的时候,新CEO往往更多从本行业之外选择。IBM前郭士纳,就是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过IT企业的“门外汉”,当他刚刚从纳贝斯克就任IBM CEO的时候,许多人持怀疑的,称他为“饼干怪兽”,有位员工还在公司内部网上发出帖子:“过去的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如今已经成为了新的IBM——International Biscuit Manufacturer(国际饼干制造公司)。”但郭士纳用以后9年的事实证明,自己完全能够胜任。摩托罗拉CEO詹德,以及爱立信CEO思文凯等,也都是非IT产业出身而临危受命的。
或许其中对“情感强度”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外来的和尚”,不具备相关产业的背景,无论业务模式、组织结构还是人脉关系,不太可能受“怀旧情结”的影响,可以更加理性客观地处理企业面临的问题,从绩效而非具体业务的角度实施比较大胆的变革和创新。试想,如果郭士纳也是一位IBM“老臣”的话,他的模式可能还是会局限在沃森父子所框定的企业理念之中,或许还会继续坚守阵地,只是专注于S/390等大型机产品的改造,也就无法实现由IT制造向IT服务的战略性转移。
在一般管理者身上,类似事件也屡有发生。一位软件开发工程师被提拔为部门,负责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整个系统的开发,他往往会对软件的要求苛刻,而对硬件的要求宽松。因为对原有专业的深度理解,会形成所谓“惯性”模式,无形之中妨碍了他对所有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样,当企业进入转型期,需要跨入新领域时,又会有许多“老人”站出来反对,成为企业变革的阻碍势力。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情感强度”的不足,使管理者难以固有的心智模式,无法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走向发展的更高阶段。
因此,企业除了要求管理者具备相应的“情感强度”之外,在组建的时候,也会考虑选用不同背景的人员搭配组成,在实施重大变革的时候,经常会借助外部力量的推动。也许管理者的“情感强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组织的“情感强度”。
- 上一篇:名企管理一些奇招儿
- 下一篇:显性权力VS隐性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