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聊看一遍从前的老电影《有话好好说》,比现在的喜剧更好笑,更有意义。不说现在中国电影为啥越来越烂,闹心,连个好看电影都没有了,现在的电影空虚得只剩脸蛋了。还是说这个电影吧,电影讲的是两个偏执狂的故事,偏执狂就是认准了一件事就非做不可谁劝也、也不听,包、包括他自个。他是被一种内心的狂热驱使,理儿都明白就是不这么做就难受,明白后果但想先做了再说。
偏执狂是天生的吗?张秋生的例子告诉咱们一个自恃有理走遍天下把有话好好说挂、挂嘴边挂了大半辈子的中年知识分子真要是受刺激了,着了魔了较上劲了,那可真不比一个没文化的城市小青逊啊。最后两人把心中郁闷发泄出来了,平静握手言和。还是那句“有话好好说”。
前日在公司因为一些小事,发了脾气,和同事大声争执起来。就单件事而言,是对的。但是他说话很难听的,不尊重别人,不相信别人,为什么不能有话好好说呢。总疑神疑鬼的,总是责备,总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总以为自己是对的。结果呢,大家都不想说了。说什么呢,说什么也不对。还不如不说。
事后反省自己,发脾气才是无能的表现,自以为气大压人,实际是上没有修养,另人可笑的一件事。犯得着发那么大火吗。对于我来说,忍忍就过去了。
“有话好好说”,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愿望,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早早创造了这个短句,还从未真正地实现它。
当今中国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向往法治与文明,但一遇到小纠纷、小摩擦时,大家却又都像一只只“愤怒的小鸟”,充满着无尽的火气与咒怨,难以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有理说理。
暴力语言其实早就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上到处充斥着抱怨怒骂的语言。
我们有太多不好好说话的理由了。
说了没用,可能是最无奈的理由。一个多月前,国家三部委发文指出出租车司机和公司可以协商份钱。在北京,多年以前,就有的哥们试图这么做。他们无一成功,很多人黯然离开,开起了黑车,成为他们曾经最讨厌的人。经历了这些,你很难从他们那里听到理性、建设性的话语。
不能好好说话更令人绝望的原因,是如何好好说话,甚至在技术上成为难题。在漫长的时间里,太多人已经习惯沉默。在公共领域发言,我们没有传统和规范。如果一定要找传统,或许也有——这也是让人们困惑的一件事情,即使1976年以后出生,也会有人带着“文革”遗风发言。或许,那种斗争、偏狭与无理性已经在某一个时刻,进入我们的基因感悟人生www.yiqig.com。
在公民生活长期缺位的现实下,即使最愿意从公正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人,也需要学习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
这样的现实,有沮丧,也有希望。毕竟,有话不好好说,好过有话不说。从“不说”到“说”,总要经历一个“不好好说话”的阵痛?但不应该成为不去学习如何好好说话的理由。
当今我们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做——给说话以空间,让它变得有效;学习规则,让说话有理;收起偏狭之心,让说话有据;在说话中尊重人,让话语充满文明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