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免不了串亲戚,大家在一起说说唠唠,有时相谈甚欢,有时话不投机。因为礼节大家不会翻脸,但内心不免郁闷一番。人人都聪明,又有谁是傻瓜呢?人人都觉得自己是聪明人,但事实摆在那里,聪明人只会是少数,绝大部分人都是傻瓜。所以在你眼里,也许那个人是傻瓜,但是在他眼里,你就是个傻瓜。往往复复无穷尽也。
你多留心一下身边人,是不是有的人寥寥几句就可以将问题说清楚,对方也能理解。也会有一些人,你就是说破了嘴皮子,他也听不懂,还用自己的思维跟你争论着。你说东边有只羊,他说西边有只狗,说不到一块去。
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对和错,我们坚持的对错也不过内心坚守的三观。志同道合的人一定是三观一致的人,哪怕会有争吵,也觉得有所收获而非故意针对,杠精开战。也就是说,在你们共有的互相认可的大前提下,再在其中的细枝末节上做较量。比如说你和家人都爱国,爱国家是你们共同的认知,当讨论中美的高端科技和经济体制时,大家要选择一个共同的话题说,而不是一个人说科技时,另一个人强说经济体制,你跟着说经济,他又绕回说科技。完了还埋怨你不会聊天。有不同的见解很正常,应在讲观点时听取对方的意见,之后才能得到一个中肯的结论。
大家得首先清楚争吵并不该影响爱国热情,心里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好,都希望咱们的国家能更加富强。而不是一听不同声音,就扣美分帽子,从讨论变人身攻击。这也是网暴的最大特点,不说事,只评价人。寻亲后自杀的刘学州,命运坎坷,受到网暴。他被喷贪图父母的房子,道德被质疑,终于精神崩溃。在他的自杀遗书被公布后,网上一片痛惜声。我敢肯定一定有人去人肉他的父母,网暴他们,而这前后两次的网络施暴者可能是一批人。
我不是要为刘学州的父母说话,因为我不知道真相,也不想轻易对陌生人予以道德评价。我选择了做沉默的大多数,而内心清楚这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针对这个事情外面可以做社会调查,那些网评者都是什么年龄的人?他们身处的社会阶层?他们言语后面的深层次原因?是否遭遇过此类状况?教育该做哪方面的引导。如果做可以预防这样的事再发生?我力所不能及,能做到的就是不参与其中,只说事不做评价。因为评价一个人很简单,给他贴标签,不需负责。跟人吵架发泄情绪简单,而讲理则是难的事。
罗翔老师说过,吵架不需要逻辑,论证才需要。标语化思维辩不赢,也不需要辩,因为它最便捷,不需要思考。例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中国人不买日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社会上越是知识浅薄的人,其价值体系越是偏激。农村老太太很淳朴,但没文化见识短是她们的特点(当不上起学不是她们的错,现象背后自有其逻辑),因为没文化所以认死理。一起感悟人生什么理呢?她们听过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然包括一些文化糟粕,喝香灰水保平安,卧冰求鲤之类的。那么别人的老祖宗说的话是从未听说过的,所以都不行,还得是我的对。放到大环境来说人类的偏见和狭隘多数因为此产生,发达国家总是比贫穷的国家更包容一些。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一书中说到:正如中世纪的女人最怕没人爱她,知识分子最怕生在一个不理智的时代,就是不讲道理的年代,好比伽利略被逼承认地球不转,拉瓦锡上断头台,茨威格服毒自杀。用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也合适,大多数人应该也没学过什么散打,跆拳道之类的防身术,遇到事还得嘴来说,讲理呗。别动不动就上手,法治社会,到处有监控,你是给对方提供发家致富的机会。当然总会遇到那么些蛮不讲理的无赖失灵的时候,对方先动手你就可以正当防卫了。
如果不涉及切身利益,你又为何非要别人接受你的道理呢?难道你的道理特别对,特别高明?遇到三观一致谈得来的人,论上一论,还是种享受,反之,与其争论,真是自讨苦吃,这样浪费时间做无谓的纠缠,不如转身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文字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www.yiqi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