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移民把美好传统带过去,身在国外,你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你来自的国家。反思中国人的陋习劣行。
人在海外,讲究个入乡随俗。不过也许由于5000年文明古国,带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历史沉淀实在太多太重——精华的一面还好说,要命的是文化中某些灰色的成分也在我们的身心灵中如影随形,令我们习已为之而不自知。
出来的人多了,背景层次各异,如果部分做的人太出格,有时候也会令同胞们不能不特别地敏感。反思我们这个群体中部分人(也许就包括你和我)的某些不良习惯,出发点是提醒大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努力从我做起,相信有一天,华裔作为一个群体的形象,就会与“礼仪之邦”更切合。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就想过,这个题材十分敏感,很多人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写这种文章,都会毫不犹豫的给你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我想我只能这样解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优点和缺点,有高素质和低素质的人。华人、西人、印度人、日本人、东欧人、东南亚人都不例外,这是符合辩证法精神的。
我在酒吧打工期间,见到了形形色色、不同种族的人。请相信我,有些西人素质低劣到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如果有的朋友感兴趣我可以专门写一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我想探讨的只是一个比例的问题,如果一种性格在一类人身上比较突出,或者说这个民族有很高比例的人都具有这一特点,是不是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民族性。
探讨这方面的著作比较早的有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近一些的有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我决没有和这些大家比肩的意思,只是想就我在海外所见到的一些现象,加以探讨。
也许你只有离开了这个群体才能更好的观察。我在国内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从民族性这个角度来反省自己及整个民族。
来到加拿大之后,我发现了很多原来所忽视的东西,而且这些特点如此鲜明。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讨论的是不好的一面,也就是常说的劣根性。好的一面就不说了,表扬与自我表扬不是我这篇文章的主题。
劣行一:把公共图书馆当娱乐中心
加拿大的各大城市都有比较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民、永久居民及持合法签证的人都可以办理图书借阅证。图书馆规模大小不一,但一般来讲,环境、地理位置都比较优越。一些规模较大的图书馆馆藏丰富,除有数量众多的图书外,还有杂志、报纸、音像资料。办理图书证和借阅图书都是免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保护好藏品并按期归还。
图书馆还设有学习区、阅览区,设施完善,尤其是学习区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小隔间,并配有插座及上网插头,可以自带笔记本电脑上网,对于想学习又苦于没有良好环境的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申请大学时,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到Burnaby图书馆学习。Burnaby图书馆位于大温地区Burnaby市的中心,交通便利,环境十分优越。更有一个原因,就是它靠近我租住的房子,步行就可以到达。
但是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便没法坚持下去了,因为实在没法适应如此嘈杂的环境,如果比我家里都吵闹的话,我又何必费力去那里学习。本来是一个公共的学习场所,却近乎成了一个娱乐场所,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但我同时又不无伤感的说,这种情况主要归咎于我的同胞——形形色色的华人。请注意,我用的词是“主要”,不是全部,我不敢确定这比例,但绝对在80%以上。
不同年龄层的华裔,利用图书馆的“社交功能”虽然不尽相同,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大声喧哗、我行我素、旁若无人。具体表现在:
华裔老人:馆门前大跳健美操
首先,在图书馆门口的草坪上有一群华人中老年妇女(数量在10-20以上),每天早上都旁若无人的在那跳健身操(有时候好像也扭大秧歌)。锻炼身体没有错,却也不至于把录音机开到120分贝吧,刺耳的中国民歌响彻整个图书馆及周围地区。从几点钟开始我不知道,我每天9点钟到图书馆,她们要直到10点钟左右能结束。很多西人都驻足观看,惊为天人。我估计他们从来都没去过中国,没见过这阵势。
华裔母亲:阅览区当成托儿所
每天图书馆开门不久,一楼的报刊、杂志阅览区就变成了青年妇女看孩子的场所,不幸的是大部分还是华人。你也许会问,你怎么知道就不是日本人,韩国人。我只能说,更为不幸的是她们一般都说普通话或广东话。
孩子吵闹声,训斥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有时候工作人员会出面劝说一下,但这无济于事。一是人数众多,二是没有什么严厉的处罚措施,她们一点不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
小留学生:学习区内切磋网络游戏
上述两类人如果有时候不在,那也面临第三个严峻挑战。每天都有数量众多的华人小留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区打网络游戏(前面我提到过,图书馆有免费的网络接入系统)。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整体协作精神,一个个严肃认真的探讨作战方案。我熟悉的语言再一次在耳边回响。
有时候,电话铃声响起,不出意外的就是这面有人答到:喂,请讲!@#......但比起前面的几种情况,这似乎都不值得一提。最后,我发现我实在没有办法,我服了,再不去了,行不?
后来和房东(几十年的老移民)提起这事,他告诉我:在很久以前这种情况是无法想象的,但随着华人的不断涌入,现在越来越严重。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现在很少有西人再去Burnaby图书馆了。
回想起来确实如此。他们恐怕也和我一样——服了。这就是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理论在生活中的又一具体体现。但让我比较伤感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为什么是我的同胞?
劣行二:践踏规章制度、缺乏公德心
我想我这样说或许更符合实际情况,——不遵守规章制度,缺乏公德心绝不仅仅限于华人,但华人的比例高的惊人。这一逻辑适用于我以下的所有观点www.yiqig.com感悟人生。
在加拿大有一种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叫做四方停车,也就是说无论哪个方向的来车在十字路口前都必须停定,然后根据先来先走的原则,继续行驶。可是总有些右转的车,从停止的车辆旁插到最前边右转,不管前面有多少辆车在按秩序等待。
不出意外的话,这类不遵守秩序的人有两种面孔——华人和印度人,客观的说印度人的比例绝不低于华人。华人的这种不遵守秩序的开车风格,直接导致了Richmond市(大温地区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的交通状况在整个大温地区是最混乱的。
在美国、加拿大排队似乎同呼吸一样正常,只要有需要,大家都会自发的去排队,很难见到有人插队。而我的一些同胞却似乎对插队情有独钟。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见过的插队的人都是华人。在一些大的交通中转站,尤其是上、下班的时间,等车的队伍会排很长。
有一次我就在这样的车站倒车,只见一个40岁左右的华人妇女,径直跑到队伍的前面,先是假装看站牌,看了足有10分钟。等到公交车到站之后,大家开始按顺序上车,她又开始用具有浓重中国口音的英语假装询问司机。突然她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到了车上,飘然落座,目不斜视,整个动作一气呵成,难度系数250。整个队伍目瞪口呆,几秒钟之后大家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在敬佩这干净利落的同时,我更佩服这种心里素质。我想很多人都会有障碍,绝对不可能做到这样视众生于无物,“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人至贱则无敌”。类似的情况以后还碰到过几回,但没有让我失望,都是,都是华人。
劣行三:热衷于内斗,互相拆台
中国人的内斗恐怕世界闻名,而且这种良好的传统也被完整的带到了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内斗,华人似乎永远不知道团结为何物。
有个朋友在一家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上班,经过几年的拼搏做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部门主管有权招收自己部门的员工,有机会他就招聘了一个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