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合理的习惯性思维(2)
来源: www.yIqig.com 时间:2019-05-07 编辑: 人生感悟
我没事儿和孩子聊聊天,在她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之后,告诉孩子很多事情是很正常的,也没什么。
1、考试成绩会有波动是很正常的。
一个学生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完全掌握好,所以题目有可能是自己不擅长的,临场发挥也会有好坏,所以考试的波动是难以避免的。要求自己一定要考好,实际上就像要求孩子变成神一样,是可笑的。
2、暑假作业有些数学题不会做也是正常的,因为题目的知识点超出了孩子的范围。不会是正常的,会做才是奇怪的。
3、一年级孩子写话不大会写是正常的,没有文字、阅读基础,写作文自然是困难的,这不说明孩子笨。
4、同学中有人捉弄你、骗你也是正常的。不可能遇到的都是性格那么好的、品质那么好的人,我们借机学会识别这些,也是一件好事。
5、小朋友有些缺点是正常的,谁没缺点啊,不必太在意。
6、东西会损害,会丢,偶尔摔一跤,磕破点皮.......是正常的。我们不能追求万事如意,那其实是个谎言。
7、比赛输,是很正常的。谁也不能保证我们一直赢呢?那才奇怪呢?尽力就可以了。
8、被批评,是很正常的。谁也可能会被批评啊,这不代表什么太多的东西。
9、老师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老师不喜欢自己,这是很正常啊。谁也不能保证自己遇到的人都是招人喜欢的,也不能期望人人都喜欢自己。
10、包饺子女儿包得不好,她有些不高兴。告诉她,包不好是正常的,爸爸三十多岁才还包得不怎么样呢,多练练就好了。
这些事情很正常,所以没什么,就成了女儿的习惯性思维。她有了这样的口头禅:很正常啊,没什么啊,这又怎么样?所以,很多事情她表现得很淡定。赢了很高兴,输了没什么。
既努力,又顺其自然
我对孩子的教育核心思维是既努力,又顺其自然。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会去努力,争取把坏事儿变成好事儿。对于能力之外的事情,需要顺其自然的心态接受它。
顺其自然决不是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去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试图扼住命运的咽喉,但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做不到,也就听天由命了。这是一种深湛的积极人生智慧!
清代“曾国藩”年轻时是“人定胜天”主义者,非常推崇意志的力量。他说: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他的确也靠意志和才能做出了许多事情。但是,在由“大荣”转瞬变成“大辱”之后,他陷入了抑郁、失眠之中。才体悟到人力的无可奈何,命运的难以琢磨。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能够左右所有的事情,一个事情能否顺利,是由很多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没办法,就安然接受这些现实,服从所谓“命运”的安排。而体悟之后,曾国藩一改过去的急切急躁,在处理大事时变得从容不迫,我认为此时的他才是心理成熟了。
一个心理成熟的人知道很多事情是自己不能决定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尽自己的能力而已,不必把失败、不顺利的责任揽在自己的肩上。当面对不顺利、失败会很坦然,也会更坚强。这样的心态难道不是更有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假设你不听天命,不顺其自然,是个“自虐狂”,把这些事情都归罪于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那结果会怎样,懊悔、自责等
负面情绪积压在心里,会逐渐毁了一个人的。
所以,我会在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慢慢告诉她顺其自然的思想。
原计划去玩儿,但下雨了去不了。我会和女儿说,不去就不去呗,顺其自然;单词听写,她开始错的比较多,我告诉她:错就错了,我们想办法改进就是了,顺其自然;东西,我们好好爱护,如果损坏了,孩子会说,坏就坏了吧,顺其自然;朋友呢,我们好好相处,但有时小朋友闹点矛盾,会“威胁”女儿不跟她玩儿了,女儿会说:不跟我玩儿就算了,顺其自然。期末考试,我们会认真复习,但是对成绩顺其自然。参考期末考试来了,努力+顺其自然。
润物细无声,逐渐地顺其自然会成为孩子的习惯性思维,那么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后,即使失败,也就可以安心地顺其自然了。
孩子小的时候是一张白纸,如果小时候播下的是不合理的核心思维的种子,长大就会成为一个不合理思维的参天大树,根深蒂固,改变起来就很困难了。家长可以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之后,结合这些事情慢慢地把一些合理的认知告诉她,逐渐地形成习惯性思维,这是一种真正的坚强,因为你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最初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冲击,用合理积极的习惯性思维去看待它们,就会比较坦然,甚至有一些积极的态度,这样就很容易承受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