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的儿子误杀了别人的儿子。被杀家的父母坚决要起诉,将杀人的孩子告到死。杀人家的父母不高兴了,特别愤怒、抱怨:已经死了一个人了,你为什么还要再死一个!我们家孩子又不是故意的,你就这么没宽容心吗?!不允许孩子有点失误吗?!其实两家关系本来是很好的,但是因为这个事,相互充满了仇恨。彼此的抱怨,让冲突一再升级。
那时候我还在学金刚经。老师这么化解了这个仇恨:当你继续种下仇恨的种子,你只能收获仇恨。你要做的是,去道歉,真诚道歉,放下你一定要证明对方错的心。告诉他们,这是你的错,十分后悔。不能还你儿子,但是我可以当你下半辈子的儿子,继续照顾你们。这时候对方就有了协商的可能性,即使人家依然坚持要上诉,你儿子也死了。但是你们至少还有了两家的关系,不再那么仇恨。
这两个结果里,你会怎么选:
1.继续仇恨,指责对方为什么不改变,不让步。结果是:等到对方上诉到自己的孩子死,两家成为世敌。
2.放下仇恨,满足对方的渴望。结果是:有了50%的可能性留住孩子,90%的可能性收获关系。
证明别人错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这是一个“水落石出”的心理游戏。别人错了,我就对了,我就觉得价值感上来了。
问题是,你既要一个结果,又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那你会出尽风头,离摔倒就很近了。承认下自己的错误又何妨。谁说人一定要公平,谁说世界一定要公平,谁说别人就该那么伟大能把个人的情绪和工作的事分开来,谁说人就应该就事论事。虽然我在努力做,但是我也知道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做到。同样的事情有:
你不能对一个程序员说:“你的代码有bug吧!”他的第一反应是:“1.你的环境有问题吧;2.傻逼你会用吗?”如果你委婉地说:“你这个程序和预期的有点不一致,你看看是不是我的使用方法有问题。”他本能地会想:“操,是不是出bug了!”
这个笑话的名字叫《程序员的自尊》,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就事论事,区分人与事。如果你做到了,恭喜你的伟大,但不要要求别人和你一样,如果你没做到,你可以问自己:
选择满足自己的情绪爽一点,还是选择满足别人的情绪来让事情得以解决。
没有“他应该”,人只能改变自己。这是你的问题,和你的答案。